科技创新

07
07月
2025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将于10月12日至15日在京举行

发布者:小编

  孙其信结合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20周年契机,回顾了学校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教育国际合作以及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历史成果■◆◆◆■◆,并介绍了2025年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筹备情况与未来展望■■◆◆。他指出,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推动全球农食系统的可持续转型刻不容缓,WAFI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汇聚全球智慧、推动深层合作。

  “WAFI对话★■◆■■◆”是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重要预热以及常态化活动,于2022年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筹备期间首次举办(曾用名◆■■★◆■“大咖对话”)。旨在传递全球农业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优秀青年关乎◆★★■★■“创新农业 共享未来”的声音★◆。

  新京报讯(记者曹晶瑞)近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对话”系列活动在中国农业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农业大学校长、WAFI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孙其信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总干事约翰·斯温宁(Johan Swinnen)围绕“全球农食系统韧性建设”进行对话。

  5.此外,中非农业合作应被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聚焦农业教育与技术推广两大核心方向。

  新京报记者从现场获悉,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以“践行大食物观,共建韧性食物供应体系”为主题,于2025年10月12日至15日在中国北京举行,届时将举办开幕式★★★■◆、全体会议、专题会议、平行会议、边会★◆◆◆★★、创新秀、博览会等多场次、多类型的同期活动。

  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英文缩写★◆◆◆■:WAFI)作为农食系统融合创新的全球交流合作平台◆◆◆★■★,深入推动农食系统转型,促进政产学研用互动以及多领域对话与合作,创造健康、韧性、包容、可持续的农业未来。大会赢得了国内外同仁的高度认可,被誉为世界三大农业盛会之一。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将于2025年10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践行大食物观,共建韧性食物供应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WAFI咨询委员会执行主席樊胜根主持,他简要介绍了对话嘉宾◆■■,并指出当前全球粮食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转型压力,气候变化、地缘冲突及贸易摩擦等因素正深刻影响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结合对话主题同两位嘉宾深入探讨农业政策创新★■■◆★、技术合作与全球协同治理等议题★◆■。

  4★★★.约翰·斯温宁强调★◆◆■★■,各国在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方面的共同利益依然广泛存在,应继续加强多边合作与知识共建★◆■★◆。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留学生提问了关于中非农业合作如何提升粮食安全的问题◆★★■★◆。孙其信校长指出,中非农业合作应被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聚焦农业教育与技术推广两大核心方向■■。一方面,应鼓励更多非洲学生赴华深造,不仅学习农业科技知识,更应深入中国农业示范基地,实地了解农业发展经验与政策体系★★◆★■■;另一方面★■■,中方将持续推进农业技术转移与能力建设,助力非洲国家在本土化过程中提升农业生产力与治理水平★◆。孙校长强调,中国愿与非洲国家一道★■■■,共同为非洲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3.樊胜根教授主持“WAFI对线年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的筹备情况与未来展望。

  2.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与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总干事约翰·斯温宁进行对话,探讨农业政策创新、技术合作与全球协同治理等议题。

  在现场互动提问环节中,媒体和观众围绕全球粮食体系的未来变革方向与中外合作模式等问题展开提问。媒体关注聚焦在全球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与贸易不确定性背景下,应当如何推动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对此,斯温宁总干事指出,虽然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但各国在粮食安全与农业发展方面的共同利益依然广泛存在,尤其是在南南合作、科技共享和区域政策协同方面◆■■,应继续加强多边合作与知识共建■◆■。

  约翰·斯温宁(Johan Swinnen)总干事介绍了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成立50年来在全球粮食政策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他指出★◆★◆,当前全球粮食系统正经历结构性变革,投资架构和政策设计面临重新审视的局面★◆。斯温宁总干事高度评价WAFI在国际农业对话中的引领作用■◆★★■★,并强调未来IFPRI将继续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在农业政策、营养健康、气候应对等领域的合作★★,共同面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